摘要: 丰南区大新庄镇鑫硕源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400余亩,创新推行“企业+基地+农户”联农机制,通过订单农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运用“七统一”管理模式降本增效,示范带动周边万亩订单种植基地;聚焦绿色发展,推进绿色食品认证和"鑫硕源"品牌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动能,获评市区两级示范家庭农场。 一、基本情况 唐山市丰南区大新庄镇鑫硕源家庭农场位于大新庄镇孙沙坨村,2022年6月由曹妃甸区八农场十一队农工席翠玲注册创办。自2004年以来,席翠玲开始从事订单农业种植,秉承诚信理念,严格按照产业化、区域化、商业化、标准化进行农业生产,先后在曹妃甸区八农场、大新庄镇孙沙坨村、大赵庄村、小岭子村和大新庄三村等村队流转承包土地1400余亩,主要从事大西洋马铃薯、英尼威特马铃薯、甜玉米、娃娃菜、西生菜等多种订单农业种植。2025年上茬种植的1200亩大西洋薯片马铃薯和英尼威特薯条马铃薯、200亩甜玉米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英尼维特马铃薯长势喜人 二、典型经验 (一)创新经营模式,深化产业融合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信阳光山县考察油茶园产业脱贫效果时强调,要把农民组织起来,面向市场,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建立利益联动机制,让公司和农户彼此受益。鑫硕源家庭农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发掘农村农业发展新动能,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其中主要种植的农作物马铃薯是为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旗下产品“乐事薯片”和爱味客食品、内蒙古薯都凯达食品等多家薯条薯片生产企业提供的原料商品薯;甜玉米则为唐山鼎辉食品、唐山行金圆食品、内蒙古沅欧食品等多家果蔬加工企业提供的生产原料。农场在与农业龙头企业签订种植合同的同时,联合其他农户、农机大户和农资销售企业达成“七统一工厂化生产管理服务”协议,即实行统一采购优质良种,统一耕作方式,统一农资采购,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和统一销售,统一结算,“七统一服务”模式,展现出农业生产集约化、机械化、专业化、标准化、合作化的明显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同时以约束性方式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打造订单农业生产安全基地。 (二)构建复合种植体系,激活土地多维增益生态 马铃薯作为短生育期作物,3月初播种后于6月25日启动采收,至7月中下旬即可完成全部收获作业,土地随即进入约三个月的下茬生产周期。如何高效利用这段空窗期开展复种,成为提升土地产出效益的关键。对此,鑫硕源农场主动对接京津冀及内蒙古地区优质果蔬食品加工企业,包括唐山鼎辉食品、行金圆食品、秦皇岛嘉得利食品及内蒙古沅欧食品等,成功构建订单农业合作模式,通过签订甜玉米种植及娃娃菜、西生菜等速生蔬菜生产协议,农场创新实施“马铃薯+甜玉米或者娃娃菜、西生菜双茬轮作”和“娃娃菜+甜糯玉米+娃娃菜三茬轮作”种植栽培体系。合作方不仅提供全程技术指导,而且承诺执行保护价收购机制,叠加“七统一”标准化服务体系,既有效化解市场风险,又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上下茬作物在生长周期、养分需求和市场渠道等方面形成显著互补优势,构建起周年化、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格局,为农场经营收益提供了双重保障。 大西洋马铃薯喜获丰收 (三)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筑牢农场发展根基 自2022年6月注册成立以来,鑫硕源家庭农场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建设要求,创新构建“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标准管产”的现代化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完善《家庭农场章程》,配套制定规范化运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三大核心制度,同步构筑财务内控、质量追溯、环境保护等专项规程,形成“四位一体”制度框架。在具体实践中,农场重点强化三个维度建设:一是建立合规性审查机制,每年开展制度适应性评估;二是实施全流程风控体系,针对种植、管理、采收、运输等环节制定标准化作业程序;三是推行数字化档案管理,实现农事记录、财务凭证、购销合同等资料电子化归档。通过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农场在主体登记、生产记录、质量管控等方面对标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标准,成功探索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制度化路径,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发展提供实践样板。 (四)构建三产融合模式,释放联农带农乘数效应 农场创新实施“特色种植+土地增值+就业增收”三位一体发展路径,带动周边村社形成利益共同体。一是土地集约化整合实现溢价流转。运用“集零为整”土地整治模式,通过村“两委”协调、村民议事会协商,将孙沙坨村零散耕地整合为800亩连片基地。流转价格由500-600元/亩提升至1000元/亩,建立“基准地价+收益分红”动态调整机制,较传统流转模式增收明显且稳定,开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新范式。二是打造产业化规模经营样板。通过“马铃薯+鲜食玉米+速生菜”三茬轮作模式,建成3500吨商品薯、1500吨甜玉米、1000吨精品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实施“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双保险机制,土地产值可达7000元/亩以上,较传统种植提升2--3倍,形成可复制的周年化高效种植栽培体系。同时,鑫硕源家庭农场积极助力稳粮扩油,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合理施肥、适时晚收等多项技术措施,促进了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的单产提升,单产水平比当地平均水平高10%以上,其中玉米亩产730公斤,大豆亩产185公斤,有效发挥了试验示范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的示范引领作用。 英尼维特马铃薯采收运输 三、取得成效 鑫硕源家庭农场种植基地实现了马铃薯和甜玉米品种优良化、管理规范化、种植高效化、收益稳定化,凸现了特色农业、订单农业的优势,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生产模式,促进了农业种植品种、种植结构的调整,实现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土地增值的目的。目前,在丰南区大新庄镇、小集镇和曹妃甸区八农场订单蔬菜基地面积已发展到近万亩,订单农业已经成为40多位种植农户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每年可为他们增收共计千万元。 四、发展前景展望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农场化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家庭农场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今后将以推动农业产业调整,加速现代农业建设为己任,继续做大做强做优订单农业产业。要强化科技强农理念,继续引进推广先进管理技术,努力提高单产水平,做到节水、节地、生态环保,继续提高机械化应用水平,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同时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种植基地规模,在稳定现有马铃薯种植基地面积的基础上,继续扩规增量,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原材料供应基地,大力发展“两品一标”优质农产品,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力争早日实现“两品一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的注册和使用全覆盖,实现在农产品“身份证”管理平台的注册和使用全覆盖,为丰南区和唐山市开创农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鑫硕源家庭农场的一份力量。立足订单农业优势 推动特色产业升级
走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丰南区大新庄镇鑫硕源家庭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