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无障碍版 登录
最新公示:
首页 > 行业要闻 >

2024年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发布时间: 2025-02-26 08:35:54

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农业农村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一是强化理论学习。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党员干部培训内容,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协调成员单位共同抓好全省乡村生态振兴重点任务。将市县和省直部门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工作情况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范围,定期督导调度、年终考核评价,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三是强化制度保障。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要求,厅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负总责,厅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

二、持续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一是提升种植业清洁生产水平。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3%,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0.39%。实施秸秆沃土还田和清洁离田工程,加快高值化利用步伐,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7%以上。推广应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动将废旧地膜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回收体系,全省农膜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深入推进农业节水,全省累计实施农业节水项目1469.8万亩,节约农业用水10亿立方米以上。二是提升畜禽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组织5个专家技术指导组,分片包联开展精准技术指导服务,解决技术应用难题。开展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提档升级行动,以白洋淀、滹沱河流域和秦皇岛入海河流为重点实施规模以下养殖户粪污处理设施配建。开展养殖污染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有效解决养殖场户畜禽粪污乱堆乱放、臭味扰民等问题,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4%。三是突出重点流域管控。制定专项方案,组织对白洋淀流域、滹沱河流域以及秦皇岛入海河流区域进行摸排,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化肥农药施用结构,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达到80%以上。支持秦皇岛市抚宁区建设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

三、不断加强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一是加强农业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在17个野生植物资源丰富的县组织开展农业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共调查国家级保护植物6种、省级保护植物68种。加强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管护监测,开展种质资源抢救性收集保存和驯化试点,在全省范围内收集保存野生猕猴桃、野大豆、黄芩、知母等27种野生植物资源。二是加强农业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用好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结果,加强对全省外来入侵物种管理人员培训,针对福寿螺、番茄潜叶蛾、黄顶菊等重点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组织开展摸底调查、应急演练和示范活动,有效提高防控能力。三是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全年投放各类水生生物苗种30亿单位,在白洋淀等重要淀泊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种6500余万单位,在北戴河海域首次增殖国家二级水生野生动物—松江鲈,建设认定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场22家,组织开展河北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全面实施海河流域休禁渔制度,进一步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

四、稳步提升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水平。一是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经过努力争取,农业农村部支持我省唐山市丰南区、涞源县、阜平县、辛集市等4个县(市、区)开展补充耕地质量验收试点工作。稳步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6个试点县工作成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受到全国三普办通报表扬。在全省建设13个耕地质量保护提升示范区,土壤改良效果显著。监测数据表明,我省耕地地力总体属于黄淮海区中等偏上水平。二是实施受污染耕地分类管理。组织实施全省耕地土壤环境例行监测,开展受污染耕地重金属污染阻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完成国家下达任务。三是实施盐碱地开发利用。在黄骅市、唐山市曹妃甸区开展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建设,推广耐盐碱作物成熟品种25个,旱碱麦种植面积增加54.5万亩、达到154.7万亩。

五、积极落实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任务。一是发展农村新能源建设。在全省组织实施20处以上“粪污+秸秆”沼气新建提升项目、生物质能源化利用项目,成型燃料产能达到75.39万吨,生物质天然气(沼气)工程年产气量达1.34亿m3,位居全国前列。二是推进减排固碳。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降低种植业、养殖业单位农产品排放强度,提升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用能效率,提升土壤固碳能力,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8.7g/kg,较上年度提升0.2g/kg。三是实行试点示范带动。安平县杨屯村和小辛庄村入选首批全球环境基金“中国零碳村镇建设促进项目”示范区。配合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完成“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第一批试点申报及任务下达。

六、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一是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第一仗”,控增量、强监管,持续采取航拍抽查、随手拍监督等多种举措,狠抓末端落实,持续跟踪问效。建立覆盖全域的村庄生活垃圾保洁机制、生活污水运行管护机制和农村厕所管护等五项机制,同步开展提档升级。二是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的原则,2024年全省改造农村卫生户厕42.54万座,恢复重建粪污处理站144座,超额完成年度目标。11月5日—6日,全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在我省石家庄市召开,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三是改善村容村貌。完成乡村绿化美化面积10.6万亩,1000个提升村绿化和200个省级森林乡村建设任务,创建美丽庭院84.6万户、精品庭院26.4万户。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各项部署要求持续贯穿到农业农村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综合施策、奋发进取,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短板,扎实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乡村生态振兴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