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是水稻后期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以穗瘟为害为主。稻瘟(穗瘟)病在穗颈或枝梗上发生,穗颈发病,病斑褐色或灰黑色,从穗梗向上下蔓延,造成白穗,常引起枝梗断折,对水稻产量和生产安全威胁较大。
据市有害生物网监测:近日在曹妃甸等地调查,部分场镇穗瘟已发生,且有扩散的趋势。该病菌在气温27-30℃,田间湿度70%左右的条件下非常适合孢子萌发扩展,抗性差、插秧密度大、施肥量大的地块更易发病,如防控不及时,将造成水稻减产;近期降水较多,气温接近常年略偏高,气象条件利于其发生流行。此外,纹枯病一般病株率1-3%,最高15%,以地头、地边缘发病为主;二化螟一般枯心率0.1%,最高3%。目前水稻已进入灌浆期,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期,各水稻产区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病虫情发生发展,加强田间技术指导,抓好防控工作。
建议防治方法:防治稻瘟病可选用250g/L嘧菌酯悬浮剂、40%三环唑悬浮剂、6%春雷霉素水剂或40%稻瘟灵乳油兑水均匀喷雾,可适当加大兑水量;已发病地块,视田间发病程度重点防治1-2次;防治纹枯病可选用40%苯甲·醚菌酯、32.5%苯甲·嘧菌酯、24%噻呋酰胺等;防治二化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虱螨脲、甲维盐·茚虫威等。注意:要严格按照药剂标签(说明书)使用,科学安全用药,施药时药液量要充足。作业时要做好安全防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载农作物病虫害预报的,应当注明发布机构和发布时间,不得更改预报的标题、内容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