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冬小麦播种期至苗期病虫害防控工作,减轻冬小麦苗期病虫害发生程度,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为来年丰收奠定基础,病虫害防控技术建议如下:
一、农业防控
选用抗病虫品种,轮作倒茬,适期晚播,播后镇压,合理密植,科学水肥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深翻灭茬(深翻25厘米以上,2-3年一次)。
二、播种期防控
种子处理:播前用杀虫剂+杀菌剂进行种子处理,可选药剂有23%吡虫啉﹒咯菌精﹒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或22.6%噻虫嗪+2.2%咯菌腈+2.2%苯醚甲环唑等。包衣时注意科学混配药剂:一般先拌杀虫剂,闷种晾干后再拌杀菌剂;先拌乳剂,待吸收晾干后再拌粉剂,拌种要随拌随用,不宜久放。虽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麦种大部分进行了包衣,但要视情况二次包衣,有效预防苗期茎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蚜虫、地下害虫等。
三、苗期病虫害防控
1.苗期治虫防病。小麦出苗后容易受蚜虫、灰飞虱等危害,灰飞虱传播小麦病毒病,因此要以防治蚜虫、灰飞虱为主,做好苗期治虫防病。尤其要关注未拌种地块及与荒地、白地、杂草较多等毗邻地块,视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吡虫啉等药剂喷雾防治。
2.冬前除草。在11月上旬前,小麦3-5叶、杂草2叶1心时,进行冬前除草。药剂选择:对于禾本科杂草可选用甲基二磺隆、精噁唑禾草灵、氟唑磺隆、炔草酯等药剂喷雾防治;对于播娘蒿、荠菜、藜等越年生阔叶杂草可选用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双氟磺草胺﹒2,4-滴异辛酯等药剂喷雾防治。防治时要严格掌握药剂使用量、施药时期,药液量要足,喷雾要均匀周到,要选择适宜天气,一般气温不低于10℃。注:要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施药,科学安全用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载农作物病虫害预报的,应当注明发布机构和发布时间,不得更改预报的标题、内容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