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无障碍版 登录
最新公示:
首页 > 技术指导 >

唐山市2025年 “三秋”农业生产 农机检修技术指引

发布时间: 2025-09-23 16:16:08


唐山市2025年 “三秋”农业生产

农机检修技术指引

为做好唐山市2025年“三秋”农机检修工作,确保农机化生产顺利进行,强化农机化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支撑保障,不误农时早谋划早检修,提出以下2025年“三秋”农业生产农机检修技术指引,供各县(市、区)参考。

一、“三秋”农机化生产项目和机具

主要机械化作业项目有:机收玉米、花生、大豆、水稻,机械化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施肥,机播冬小麦等。使用的主要农业机械有轮式(履带)拖拉机、翻转犁、旋耕机、驱动耙、微耕机、秸秆粉碎还田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自走式花生捡拾收获机、自走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果穗收获机、玉米茎穗兼收机、玉米籽粒收获机、打(压)捆机、固定(移动)式谷物烘干机、小麦(免耕)播种机等。

二、主要农机具检修技术

(一)轮式(履带)拖拉机

1.发动机的检修

1)检查润滑系统。除了更换三芯(空气滤芯、柴油滤芯、机油滤芯)外,还要更换或清洗各个液压油滤芯。应按季节要求更换润滑油和燃油。如已经放出润滑油,应打开缸盖上的加油口,加入合格的润滑油后,静置十分钟,检查油标尺,应与机油尺“上”线平齐,然后静置20~30分钟再检查油位有无变化。如有上涨,需查找原因并排除故障。如果是带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需拆下涡轮增压器悬浮轴承进油口空心螺栓,滴几滴润滑油,再装好。润滑脂油嘴、油杯均应配齐。各润滑部位及总成均应按规定油品加足润滑油或润滑脂。通气器应清洁、畅通。

2)检查冷却系统。清理散热器、风扇等表面杂物,检查散热器、连接胶管等,确保不漏液(水);检查并调整风扇皮带松紧度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加满冷却液(水),静置一小时,看液位有无变化。如液位有下降,则需要查找原因。如无下降,则正常。注意不能加容易产生水垢的井水和自来水。

3)检查电路系统。启动、照明、仪表的电路应正常,所有电气附件的绝缘部分,不得有漏电、短路等现象。在蓄电池电量不足时,要先用蓄电池额定电流的十分之一充电。在铅酸电池充电时,电解液液面高度与刻线平齐或高出隔板10~15毫米,要打开加液塞,以防出气孔堵塞,蓄电池因气压过高而爆炸。充电完成后,单体蓄电池电压应在13伏左右。以上都检查正常后,起动前主、副变速手柄等应处于“空”、“降”、“中间”或“分离”位置;液压动力装置应处于“中间”位置。用曲轴前端皮带轮盘车孔或打开飞轮壳上的小窗口进行盘车,转动曲轴3-5圈后(适用于停放1个月以上的中小型拖拉机),打开点火开关,启动发动机。发动机转速需要先低后高,逐渐增加,同时观察仪表,细听声音,如有异常,应先停机后检查并排除故障。

2.底盘部分的检修

1)检查润滑油。逐一检查变速箱、前桥、末端传动的润滑油;检查方向机的锂基润滑脂(蜗轮蜗杆机械式方向机)或液压油箱内液压油(液压转向方向机)是否充足;检查液压系统的液压油是否充足。

2)检查转向系。注意左右方向间的间隙,观察拉杆球头传动和油缸(液压油缸方向)销轴间隙,如间隙过大,需更换拉杆球头和油缸销轴。更换球头和销轴后,需检查前束,四轮驱动的前束是0~4毫米,两轮驱动的前束是5~10毫米。

3)检查离合器。检查离合器踏板和分离轴承与分离杠杆的间隙,保证分离彻底、灵活,无卡滞,踩下踏板行程五分之四时,能挂换位,无打齿异响。如离合器使用时间过长,需拆开检查摩擦片和分离轴承,如果超限需更换;如磨损不大,分离轴承加润滑脂后,再按标准组装好。

4)检查制动器。检查制动液面和踏板行程,制动踏板第一脚能一次踩死,连续第二脚踩不动,回位正常且无卡滞,左右制动踏板高度应同步。

5)履带拖拉机检查变速箱与后桥连接处、万向节、支重台车以及车架与后桥的紧固情况,检查履带的张紧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不符合应调整。

3.与农具挂接及调整

1)调整拖拉机上拉杆(中央拉杆)和左右吊杆,使农具机架在纵向与横向都处于水平状态。

2)调整拖拉机下悬挂臂限位螺杆,使农具横向中心线与拖拉机纵向中心线相重合。拖拉机悬挂下拉杆与左右吊杆连接的销轴放置在长孔位置,使农具工作时达到整体仿形的效果。

3)选用传动轴与拖拉机PTO花键规格应匹配,配合长度应不小于200毫米。传动轴和动力输出轴夹角最好小于10度,严禁超过农具规定的最大工作夹角。传动轴十字轴和轴承不能松松旷,各方向转动灵活,并加注润滑脂。(适用时)

(二)翻转犁

1.作业前检修

1)检查犁铧、犁壁等零部件,犁铧刃口厚度大于3mm应打磨修复或更换,犁壁磨损严重要更换。

2)检查地轮胎压在正常范围内(如有)。

3)检查各种螺栓螺母、销轴,确保处于紧固状态。其中犁壁固定螺栓不能过紧,以防犁壁产生应力,容易断裂。

4)检查每个润滑口,确保黄油充足。对活动部位(轮轴、行走曲柄等)涂油润滑。

5)翻转犁与配套拖拉机连接后,应安装安全锁销;检查液压油管,防止漏油和油管缠绕。

6)将犁提起,调节升降速度,检查拖拉机的纵向稳定性,必要时给拖拉机增加配重。

7)操作拖拉机,检查翻转犁翻转是否正常。

2.作业中检修

1)入土角调整。将犁体与犁柱间相连的紧固螺栓及定位调整螺栓拧松,然后敲击犁体,使犁体相对犁柱的角度略微改变,以增大或减小入土角度。入土角以3至10度为宜,犁体数量越多,入土角应越小。调整完毕后同一侧犁体的犁尖应处于同一高度,并将紧固螺栓和定位调整螺栓拧紧。

2)耕深调整。通常情况下,翻转犁的耕深为20-40cm。试耕中,耕深过深或过浅,应调整限深轮。转动限深轮调整螺栓(手柄),调低限深轮,升高犁架,减少耕深,反向转动调整螺栓,增加耕深。也可通过拖拉机液压系统调整耕深满足要求。拖拉机液压系统的设置请参阅拖拉机制造商的操作说明。此时,必须将拖拉机液压系统调整至力调节或者力、位综合调节。

3)横向水平调整。当拖拉机停于水平地面时,悬挂架横梁(犁架)应与地面平行,如果不能保持平行,应调整拖拉机两下拉杆处于同一高度。犁地时,从行驶方向看,犁柱应尽可能与地面保持垂直。如果不能保持垂直,应借助于悬挂架横梁两面侧的水平调整螺栓来调整横梁横向水平。用同样的方法使另一侧保持与地面平行。

4)纵向水平调整。横向水平调整完成后就要在试耕中对犁架进行纵向水平调整。其调整只限于调整拖拉机悬挂机构的上拉杆,犁架前高后低、入土困难或耕深过浅,应缩短上拉杆;反之,应伸长上拉杆。

5)第一个犁体作业宽度调整。通过调整丝杠来调整第一犁体的作业宽度,使第一犁体切下的土垡宽度和其他犁体切下的土垡宽度相同,并且和已翻土接缝平整。

6)牵引线调整。当试作业时,拖拉机明显跑偏时,应调整牵引线。松开机架调整丝杠锁紧螺母,调整丝杠长度,使翻转犁牵引线与行进方向一致,然后锁紧螺母。

7)作业时应随时观察作业情况,发现机具有堵塞或缠草严重应及时清理。

3.安全操作提示

1)启动作业时,要边走边下落犁体,以免入土工作部件受到剧烈冲击损坏。

2)作业过程中翻转犁上严禁乘人,如出现异常响声,应及时停止作业,待查明原因解决后再继续进行作业。

3)地头作业时,应先将犁提升,当犁铧完全出土后才能转弯。严禁一边转弯一边提升,以免损坏犁铧、犁柱和拖拉机的后悬挂系统。

4)不可以在悬挂状态下长距离运输。运输过程中确保拖拉机下拉杆两侧限位杆锁定,严禁在犁架上捎运重物,以免造成犁架变形。通过坎坷路面或沟壑时必须减速缓行,以避免过大的颠簸冲击。

5)保养或维修时,确保可靠支撑机构或液压锁定装置可靠支撑液压翻转犁。

6)停机熄火时,应将犁降落在地面。翻转犁存放时,应用支撑杆撑牢犁架,以防倾倒。

(三)旋耕机

1.作业前检修

1)检查传动箱。检查传动箱齿轮油油量,低于油面线的要补加同类型齿轮油;检查各个齿轮之间间隙,特别是圆锥齿轮啮合间隙,间隙过大过小都会引发故障;检查传动箱输出花键轴和刀轴轴套之间间隙,磨损严重的要成套更换。

2)检查刀部。检查刀轴两端油封,以及刀轴、刀座和刀片,如有破损应除旧换新。更换刀片时应按照双螺旋线方向有规律地紧固刀片固定螺栓。更换刀片等旋转零件时,必须将拖拉机熄火。

3)检查旋耕刀是否装反和固定螺栓及万向节锁销是否牢靠,确认稳妥后方可使用。

2.作业中检修

1)拖拉机启动前,应将旋耕机离合器手柄拨到分离位置。要在提升状态下接合动力,待旋耕机达到预定转速后,机组方可起步,并将旋耕机缓慢降下,使旋耕刀入土。严禁在旋耕刀入土情况下直接起步,以防旋耕刀及相关部件损坏。严禁急速下降旋耕机,旋耕刀入土后严禁倒退和转弯。

2)作业中,如刀轴过多地缠草,应及时停车清理,以免增加机具负荷。

3.安全操作提示

1)地头转弯未切断动力时,旋耕机不得提升过高,万向节两端传动角度不得超过30度,同时应适当降低发动机转速。

2)转移地块或远距离行走时,应将旋耕机动力切断,并升到最高位置后锁定。

3)旋耕机运转时,人严禁接近旋转部件,旋耕机后面也不得有人,以防刀片甩出伤人。

4)旋耕时,拖拉机和悬挂部分不准乘人,以防不慎被旋耕机伤害。

(四)驱动耙

1.作业前检查

1)变速箱检查。驱动耙首次使用,50小时内应更换变速箱油,后续每500个工作小时或每年更换1次变速箱油,每个班次要检查变速箱油液位,应在观察窗的“中间”位置。

2)传动箱检查。每运行500小时应检查润滑脂。润滑脂高度应与齿轮上平面平齐,如润滑脂量过少,请按要求加注。

3)每班次润滑万向轴、镇压辊轴承、导向轮轴承等运动部件。

4)按要求检查各相关部位的螺栓紧固情况,对有松动的螺栓及时紧固。检查各部位销轴的安全及磨损情况,对有安全隐患的销轴及时更换。

5)定期检查耙齿磨损情况,磨损严重的要及时更换;定期检查耙齿刀轴轴承间隙,间隙过大及时调整或更换。

6)检查刮土板与滚筒壁之间间隙,间隙宜为3-8mm,确保滚筒转动平稳无干涉。

2.作业中检查调整

1)定期检查变速箱排气阀是否有堵塞情况,如有堵塞应及时清理。

2)作业深度依农艺要求而定,通过及时调整镇压辊调整作业深度。

3)根据作业碎土和作业阻力情况,通过变速箱及时调整耙齿转速。在保证良好作业效果前提下,应尽量选择较低的耙齿转速。

4)平土板调整不宜过高或过低,应按要求调整平土板高度,前方土壤以不超过平土板三分之一高度为宜。

5)根据作业情况适当调整搂土板位置,确保土壤不外溢。

6)作业过程中传动轴过载时要及时切断动力。

3.安全注意事项

1)定期检查运动部件防护装置的齐全性和牢固性,驱动耙运转时,人严禁接近旋转部件。

2)严禁转弯作业,作业到地头需要提起驱动耙时,必须先切断动力输出。

3)严禁在未耕地上直接进行作业。

(五)微耕机

1.发动机检修

1)清洁发动机表面。使用干净的软布擦拭发动机外表,确保清洁。可以用温水和中性清洁剂清洁,避免水进入进气口。避免使用高压水枪直接冲洗发动机,以免损坏电子元件。

2)检查、更换润滑油和燃油。使用油尺检查机油液位,确保在最低和最高标记之间。如果需要添加机油,在加注前清洁油口以避免杂质进入。应按季节要求更换润滑油和燃油。

3)检修滤芯和火花塞。检查空气滤芯是否干净,可用吹风机轻吹除尘,如严重污垢应更换新的滤芯。拆下火花塞检查电极部分,清洁或更换火花塞,按说明书要求拧紧。(风冷柴油发动机不使用火花塞,此步骤可省略。)

4)检修电池(仅对电启动发动机)。检查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如果电池电量不足,需要充电或更换。检查电池接线端是否有腐蚀,如果有,需清洁干净。

5)检修电源线路(仅对电启动发动机)。检查电源线路,如有磨损或者断裂情况,需要及时更换或修复,以免造成电路短路或断开;检查线路连接处,如有松动或锈蚀需要及时紧固和清洁。

6)启动微耕机,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并没有异常声音或震动。

2.传动系统检修

1)检修传动轴和连接件。定期检查传动轴和连接件,包括螺栓、螺母等,确保连接紧固无松动。

2)检修链条或皮带。链条、皮带有开裂或较大磨损应及时更换,调整链条、皮带张紧度符合规定要求。

3)润滑传动部件。根据说明书要求定期给传动轴、链条适量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

4)清洁传动部件。定期清洁传动部件表面,去除积尘和污垢,避免杂质进入传动系统影响正常运转。

3.机架及保护罩检修

1)检修机架和保护罩等结构件与覆盖件。检查机架、扶手架、拖挂体、保险杠和保护罩等结构件与覆盖件的连接螺栓,确保连接紧固无松动或者缺失,如有松动现象,应进行紧固,缺失的螺栓和螺母,应补全、紧固。定期检查上述部件是否存在变形、裂纹或者开焊,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检修表面涂层。检查机架、扶手架、拖挂体、保险杠和保护罩等结构件与覆盖件表面的涂层保护情况,如有锈蚀或者磨损现象,应及时清除锈蚀部分并重新涂刷保护漆。

3)清洁保养。定期清洁上述结构件和覆盖件表面,去除表面的尘土和污垢,避免积尘引发腐蚀。

4.刀具部件检修

1)检查刀具状态。定期检查耕田刀具或其他作业部件的状态,如有损坏或磨损严重的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更换。检查刀片与刀筒的连接螺栓、螺母等,确保刀具紧固可靠。

2)清洁刀具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及时清洁作业部件,移除土壤、杂草或其他杂质。

5.作业中检修

1)检修行驶机构:进行微耕机的行驶测试,检查转向系统、传动系统等是否正常,换挡是否顺畅。

2)检修离合器。每次作业前,微耕机按正常耕作状态耕作,观察耕刀是否有打滑情况。如果出现打滑情况,应及时调整离合拉索避免打滑情况;如果离合拉索调整到极限位置仍然打滑,则应更换离合拉索或离合器摩擦片,确保微耕机耕作时耕刀不出现打滑情况。

3)调整作业深度。根据土壤情况和作业要求,适时调整作业部件的深度和刀具角度,确保作物栽培或土地处理的效果达到最佳。

4)调整作业速度。根据土壤性状与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挡位,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作业质量下降,同时保证作业效率。

6.安全操作提示

1)检修过程中,请将微耕机处于停止状态并停稳在平坦地面上,避免倾翻而造成意外伤害。

2)检修发动机和传动系统时,务必停止发动机并等待传动部件完全停止运转。

3)运转调试时,注意不要碰到旋转部件,确保安全。

(六)秸秆粉碎还田机

1.作业前检修

1)检查拧紧各连接螺栓、螺母。

2)检查各插销、开口销有无缺损,必要时添补或更换。

3)加注润滑脂,传动轴伸缩套内应涂抹润滑脂。

4)检查齿轮箱密封情况,静结合处不应渗油,动结合处不滴、漏油;如渗漏油,需更换纸垫或油封。

5)检查齿轮箱润滑油油面,不够时添加。检查齿轮箱上呼吸孔是否畅通,如有堵塞应及时疏通。检查放油堵螺栓是否松动,应拧紧密封。

6)检查刀轴甩刀(锤爪)是否缺损并及时补齐。刀片应成组更换。更换刀片时,应对称更换径向相邻的两组刀片,每组刀片重量差应小于10克。

7)清除甩刀、刀轴、定刀片上的泥土与缠留物。

8)检查各轴承处温升,若温升过快、过高,即为轴承间隙过大或缺润滑油所致,应及时调整间隙或加润滑油润滑。

2.作业中检修

1)随时检查及调整皮带张紧度,及时清理机壳内壁上的粘集土层,发现声音不正常、振动时,应立即停车检查。

2)调整留茬高度。调整限深辊,在机架左右两侧侧板上预留了一排调整孔,固定位置不同,得到的留茬高度也不同,调整时两边应同步调整。注意最低留茬高度以甩刀(锤爪)刃口不入土为宜,否则会加速甩刀(锤爪)磨损,降低粉碎效果,增加拖拉机负荷。

3.安全操作提示

1)秸秆粉碎还田机运转时,严禁人体接近旋转部分,机具上和机具后严禁有人,以防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转弯、倒车时,必须提升秸秆粉碎还田机并切断动力,严禁猛提猛放。

3)作业时如有异响,振动异常时,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工作。

4)检修、清理机具杂物时,拖拉机必须熄火,将机具落地并稳固,防止机具伤人。

(七)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1.作业前检修

1)清洗机体,清除异物、缠绕物,清洗植保机药箱、药泵、滤网及喷嘴等;清洁空气滤清器、散热器、防虫网、油水分离器等。

2)添加冷却液(水);加注燃油;清洁或更换燃油滤清器滤芯;补充或更换发动机、变速箱、后车轴箱等部件机油,更换机油应同时更换机油滤清器滤芯;添加药泵润滑油,清洗药泵吸入式滤芯;更换密封件、喷嘴等易损件。

3)查看外部及连接部主要螺母有无异常、松动,前后轮胎是否磨损,调整或更换发动机皮带、变速箱驱动皮带等;调整各手柄及拉杆、拉线;补充蓄电池电量。

4)启动电机、发电机、喇叭、车灯等电器部件是否正常,发动机有无异响,排气烟色是否正常,仪表指示是否正常等,发现故障及时维修。

5)检查喷杆升降、收放是否正常,回水搅拌装置是否工作,系统压力和各喷头喷雾效果是否符合作业要求等。

6)缓慢起步,检查机具行走是否平稳,制动器、变速器是否正常工作等,发现故障及时维修。

2.作业中检修

1)发生故障时,需要停车熄火,关闭药液分配阀等,再进行检查。

2)尽量避免急刹车,以免主药箱中的水涌动导致机器不稳。

3.安全操作提示

1)运输前请检查灯光、喇叭、刹车和紧急制动功能是否正常,保证喷杆处于折叠状态且喷杆托架已经托住喷杆。机具在起步、升降及喷杆展开或折叠时应鸣笛示警。

2)在道路运输及作业过程中,严禁人员站在机器上,应时刻注意道路交通状况能否满足机具的尺寸。

3)在未熄火的状态下,不得进入机械底部进行检查、保养、维修等操作。

4)进行作业、维护保养及操作喷杆时,喷杆摆动范围内及喷杆下方均不允许站人;除非进行必要的维修保养,否则人员不得进入药箱。喷药作业后,如药箱内有残余药液,则应按照有关环保规定进行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5)操作人员作业时需佩戴防护装备(衣服、手套、鞋子等),不得有喝水、吃东西、吸烟等可能产生农药中毒效果的行为。

(八)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

1.起飞前例行检修

1)检查螺旋桨、机臂、电机底座、舵机、脚架、边梁、碳框是否完好,如发现异物需及时清理,如发现裂纹或缺陷需要及时更换。

2)试运转动力电机,检查安装是否牢固、有无虚位、旋转是否顺畅无异响,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3)试运转离心喷头,检查安装是否牢固、旋转是否顺畅、喷盘是否完整,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4)检查RTK天线是否安装完好,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5)检查药箱进药口、过滤网有无异物,发现异物及时清理。

6)检查视角影像镜头是否清洁,为防止刮坏镜头,建议使用眼镜布从左至右一个方向擦拭。

7)检查仿地雷达、前置动态雷达表面是否清洁、无异物遮挡并安装稳定,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8)检查电池插座有无异物,如发现金属发黑,需及时进行清理。

9)检查电池卡扣是否有损坏,安装电池时听到“咔嗒”一声表示安装牢固,否则需及时维修。

2.操控系统检修

1)打开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App,查看App版本及设备固件是否需要更新,如有更新,请立即根据提示完成更新操作(注意:请确保每次飞行前,所有固件都升级至最新版本)。

2)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检修“单手控绑定”,确认绑定单手操控设备。

3)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检修“通信系统”,查看通讯信号是否良好且显示正常。

4)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检修“定位系统”,查看基站是否连接,是否进入RTK。

5)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检修“电力系统”,确认电池电量可以满足当前作业需求,电池电芯电压为绿色表示正常。

6)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检修“喷洒系统”,进行手动喷洒测试。确认喷洒系统通畅,药箱、管道及接口无渗漏,喷盘转动正常,流出液体无气泡。

7)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检修“动力系统”,进行怠速测试,确认电机转向正常无异响。

8)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检修“感知系统”,确认地形模块和避障雷达正常。

3.安全操作提示

1)酒后、睡眠不足、生病时、孕妇、未满18周岁、未获得资质证书者不允许操作。

2)在周围1亩范围无安全降落点的田内不能进行作业。

3)作业结束后应停止发动机,关闭遥控器电源,并将遥控器置于工具箱内,取出钥匙。

4)当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出现紧急状况时,应将航空器以最快方式飞离人群,并尽快降落或迫降。

5)操作员必须了解机械使用知识及药剂性质,掌握预防中毒措施和救护方法。

6)操作员作业前必须穿戴防护用品,作业后凡与药物接触的身体部位和防护用品必须用肥皂水洗净。

7)作业时工作压力不能超过规定值,排除故障、拆卸接头和喷头前须先清除箱内压力。

8)夜间检修或添加药剂时,不准用明火照明。

9)作业结束后,应在适当地点对机械进行彻底清洗,并防止水源污染。

(九)自走式花生捡拾收获机

以郑州中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自走式花生捡拾收获机为例

1.作业前检修

1)捡拾器  捡拾器弹齿是花生机的易损件,如有较大变形时,应及时校正,用合适的圆管套住弹齿,向变形方向反向强制扭曲,使其回复原形状即可;保证捡拾器弹齿与护圈不得有相互摩擦现象。

2捡拾台安全卡  在调整捡拾器弹齿高度和道路行驶中使用;先将捡拾台升高,取掉吊链条,使安全卡落到油缸顶柱上,最后下降捡拾台,使其安全卡端面与油缸端面紧密贴合并支撑;捡拾台高度:以捡拾齿与地面的距离为基准,基本保证捡拾齿与地面的距离0,允许入土1020mm。

3搅龙伸缩齿与底板间隙的调整  首先把伸缩齿调整螺栓螺母松开,再调整伸缩齿调节手柄;伸缩齿调节柄向上时,伸缩齿与底板间隙变小,反之则会变大;一般保证间隙为10-15mm左右;调整好间隙后,必须锁紧伸缩齿调整螺栓螺母。

4)输送槽链条  首先把前后调节杆四个调节螺母松开,再扭动调节杆、使用工具卡住螺母,由下向上时,调节杆会变长,使链条张紧,反之调节杆则会短,会使链条松弛;两侧调整杆必须调整一致;最后将调节杆螺母锁紧。

(5) 摘果系统  摘果滚筒转速的调整是由更换滚筒变速箱档位来实现的; 主离合机构由张紧轮,压紧或松弛橡胶三角带实现整机的工作或分离;摘果滚筒弧形刀齿与凹板工作面应保持出厂时的一定间隙,并经常检查,必要时更换。

6)清选系统  前风机皮带轮为双槽结构,通过更换小皮带轮来提高风量;送果风机的风量调整是通过开合风机壳上的调风板实现的,开大调风板入口时,增大风量;缩小调风板入口,减小风量;

7果箱  检查果箱内风筒内缓冲压缩海绵和悬挂缓冲胶皮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检查送果风筒与果箱风道口的接合部位,必要时调整密封胶板,避免漏果现象。

8)草箱   检查草箱与排草风机接合处,必要时调整排草风机密封带,使其与草箱入口密封严实;活动上盖在卸草时,在连锁机构和草箱升起作用下,会自动完全打开,应随时检查保证机构的灵活性。

9驾驶操纵系统、底盘系统、液压系统、电器系统、发动机及附属装置相关检修。

2.作业中检修

1)捡拾器  若在作业中捡拾齿如有断裂时,应及时更换。更换的方法是:首先拆除对应弹齿的弧圈,再拆除断裂的弹齿与螺栓螺母,然后安装新捡拾弹齿和护圈,拧紧牢固。作业时保持压送辊不得有杂草与作物缠绕堵塞现象,如有应及时清理;作业时保持压送辊整体与地面平行一致,如遇障碍物造成较大变形应及时维修;当遇到喂入口喂入不顺畅或者堵塞时甚至作物回带现象,应首先检查输送辊组装是否上下浮动自如;当遇到输送耙齿回带作物时,应及时检查输出口上边沿有无变形,间隙是否均匀一致,如有不符合情况应及时修复。

2)摘果系统  作业时,前后凹板筛孔不得有挂草堵塞现象,每班至少要检查5次,必要时进行清理;在作业使用中要经常检查切碎器的刀片磨损情况,保证刀片的完整性齐全和刃口锋利,达不到标准时,应及时修复或者更换。更换一组两个刀片时,应注意使用同等重量的刀片,并且对称安装;在使用中要经常检查切碎器三角带的张紧度,可能会被拉长,降低传递功率,影响切碎质量和排草;经常检查滚筒变速箱润滑油液面,必要时添加。

3清选系统  在作业使用中,如果输送带发生打滑,应及时进行调整;要经常检查振动筛孔,不要被杂物堵塞,如有应及时清理;经常检查排草风机叶轮磨损情况和皮带张紧度,若叶轮上耐磨层被磨掉,要及时更换叶轮;草箱中如有花生果夹带损失时,首先检查风机传动带与振动筛面是否有杂余物,必要时清理与调整三角带的张紧度;保持振动筛面保证平整无损;如有异物进入损坏或者变形应及时修复;要经常检查清理筛孔杂物,以免影响清选质量或者堵塞;保持逐稿器片和筛片一致性不变形;如有异物进入损坏或者变形应及时修复;提升输送带运转时,不得有跑偏现象;张紧度应合理正确,不得有打滑现象;杂余搅龙围板和升运槽应封闭完好,不得有漏花生果和籽粒现象。

4果箱  作业时,打开果箱内照明灯,随时通过果箱前壁观察孔玻璃,观察花生果进箱动态是否正常和满箱状态。满箱后应及时卸果,以免造成花生果损失及堵塞故障;卸果时,活动盖网盖和加长卸果斗会自动打开。应随时检查保证活动盖网盖的灵活性;下降果箱时应注意摘果室上是否有堆积物,必要时必须清理;卸果时应使用中小油门,升降果箱。

5草箱   卸草时应使用中小油门升降,避免草箱升到极限时冲击损伤机架;若使用环保除尘装置作业时,张紧除尘风机皮带,低速收割,随时注意防止草箱堵塞;若作业时不使用环保除尘装置,应摘掉除尘风机前皮带,打开草箱上盖,并用盖板堵住除尘风机上进风口,避免堵塞叶轮;可以打开草箱上盖后侧盖板,使其向后排出灰尘后杂物;卸果和卸草时,果箱和草箱上方应无高压线,以免触电发生不安全事故。

6)作业时的班保养  发动机的班保养应按《发动机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彻底检查和清理收获机各部的杂草及断茎秆、茎叶堆积和缠草;检查清理维护保养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检查发动机散热器空格内积尘情况,若有堵塞现象应及时进行吹扫,必要时班次内增加清理次数;检查各紧固件状况,包括各传动轴轴承座紧定螺栓,偏心套,发动机动力输出部分固定螺栓,齿轮箱等紧定螺栓。转向拉杆球铰开口销。驱动轮、导向轮固定螺栓、等部件螺栓如有松动现象应及时紧固牢靠;检查液压系统油箱油位,各接头有无漏油现象;检查各传动带的张紧度,过松过紧都会缩短其使用寿命;检查传动链条张紧度应适当,当用力打动松边中部时,链条应有2030mm挠度;为提高链条使用寿命,输送链条需进行班次保养;检查轮胎充气压力,是否符合规定。

3.安全操作提示

(1)人员防护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紧身工作服、防滑工作鞋,佩戴安全帽;长发需盘入安全帽内,禁止穿宽松衣物、戴手套操作,避免衣物、手套被运转部件卷入。

(2)作业规范 作业前观察田间环境,清理田间的石块、树干等障碍物,标记低洼、陡坡区域,避免机器陷车或倾翻;起步、转弯、倒车时需鸣笛示警,观察周围是否有人员、牲畜,确认安全后再操作,严禁在机器高速行驶时急转弯;作业时禁止超载运行,避免因负荷过大导致发动机熄火或部件损坏;遇到倒伏严重的玉米,需降低作业速度,防止割台堵塞。

(3)特殊场景注意 夜间作业需开启所有灯光,确保视线清晰,避免在光线昏暗区域长时间作业;雨天、泥泞地块作业时,降低行走速度,防止机器打滑;作业后及时清理底盘、轮胎上的泥土,避免部件锈蚀。

(4)人员管理  禁止无关人员靠近作业中的收获机,尤其是机器的工作部件区域;禁止在机器上搭载非操作人员。

(5)避开电缆线  公路行驶前要使机器部件处在运输状态,并确保锁定牢固;在运输状态通过低悬的电缆线时,要保证机器最高点与电缆线的规定安全距离,避免挂碰造成电击;严禁机器在运输、工作和停机等状态下与高压电线相碰撞,以免发生触电危险。

(6)防止火灾 禁止在作业和运转时加油,加油时应远离火种,严禁在机器附近和作业现场吸烟,油箱表面的油迹应擦拭干净,避免发生火灾;草屑是易燃物,必须十分注意。发动机、消音器周围、配线部、燃油箱、蓄电池等的周围若堆积草屑容易引起火灾,因此作业前必须检查并清理干净;另外不要把机器停放在草堆、柴垛旁边,以免引起火灾。

(十一)自走谷物联合收割机

1.作业前检修

1)清理发动机空气滤清器和通气道;清洗或更换机油滤芯和柴油滤芯并更换油底壳机油、液压油、制动液;油箱加足合格柴油;加入冷却液(水);检查蓄电池电量并充电。启动发动机,空转10~15分钟,观察有无异常,如有异常需停机检查排除。

2)检查滚筒、风扇、割台、筛箱驱动机构等转速高、震动大、负荷重的部件和转速高的链轮及轴承的螺栓紧固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

3)查看各转动部件是否转动灵活;调整链条和传动带的张紧度。

4)检查收割机构。检查切割器刀片是否完好、牢固,间隙是否合理,动刀片与护刃器中心线是否重合,并根据需要调整紧固;按作业要求调整拨禾轮高度和扶禾爪的下垂量。

5)检查脱粒清选装置。按作业要求调整脱粒间隙、清选风扇风量等。查看切草刀、振动筛及前端轴承、百叶筛条等磨损情况并根据需要更换。

6)检查秸秆处理机构。全喂入收割机一要调整秸秆排出位置,保证秸秆均匀排出;二要查看切断刀和定刀是否磨损或破损,如有请更换新的刀片。半喂入收割机切刀刀片与供给刀刀片重叠量在9毫米以下时,要调整供给刀轴的安装位置;切刀刀片和供给刀刀片之间的间隙要在4.5~7毫米之间;排草链条压杆与链轮的间隙要调整至2.5毫米以内。

7)检查离合器、制动装置的技术状态,看其可靠性和灵活性。

8)查看液压油泵、操纵阀及管路,损坏的应及时更换;液压油过脏及有杂质的应予更换。

9)检查过桥与脱谷滚筒凹板过渡板结合处等地的密封性,减少收获损失,杜绝跑粮、漏粮现象。

2.作业中检修

1)发动机每工作250~300小时必须更换机油及机油滤芯,柴油滤清器每工作200小时需更换;液压系统每工作250~300小时换油及回油滤清器、行走过滤器滤芯一次。在进行清理、检修、保养、加油以及机手离开驾驶室前,请务必关停发动机。

2)在升起割台、打开粮仓、脱粒滚筒等作业机构进行检修、清扫、调节前,请务必锁上安全锁具,确保各机构不会下落或自行关闭而造成人员伤害。

3)割台堵塞时,应调整动、定刀片间隙到0.3~1毫米左右;如果割刀刀片或护刃器损坏,需更换刀片或护刃器。割台堆积作物时,割台喂入搅龙与割台底板的间隙应调整到6~15毫米左右。喂入搅龙缠草时,应调整喂入搅龙右侧的拨片来使拨禾齿杆与底板的间隙为6~10毫米。拨禾轮打落籽粒较多时,需降低拨禾轮转速。

4)脱粒滚筒堵塞时,可调整皮带张紧度来保障滚筒转速,如因喂入量偏大所致,可降低机器前进速度或提高割茬。排草夹带籽粒偏高时,要清理凹板筛前后“死角”的堵塞,发动机转速应达到2500转/分,油门要踩到位。粮食中含杂率偏高时,要将鱼鳞筛角度调整到合适位置,调节风量调节板,适当增加进风量。

3.安全操作提示

1)请勿在酒后、服药后或疲劳状态下操作维护收割机。

2)在进行清理、检修、加油以及机手离开驾驶室时,请务必关停发动机并拔下钥匙。

3)两人共同检修收割机时,严禁另一人私自转动旋转部件。

4)在升起割台、打开粮仓、脱粒滚筒等作业机构进行检修、清扫、调节时,请务必锁上安全锁具,确保各机构不会下落或自行关闭而造成人员伤害。

5)严禁在稻田中抽烟,要防止电气线路接触不良、短路、发动机排气管周边堆集草屑等引发的火灾安全事故。

(十二)玉米果穗收获机

1.作业前检修

1)清理空气滤清器和通气道;更换机油滤芯和柴油滤芯并更换油底壳机油、液压油、制动液;油箱加足合格柴油;检查冷却系,加入冷却液(水);检查蓄电池电量并充电。启动发动机,空转10~15分钟,观察有无异常,如有异常需停机检查排除。

2)检查摘穗台。检查切草刀是否完好,刀片是否牢固,摘穗辊间隙、切草刀间隙是否合理,并根据需要调整紧固。

3)检查剥皮机构。依次检查剥皮辊间隙、剥皮辊与星轮压送器间隙,按作业要求调整间隙。

4)检查各转动部件。查看是否转动灵活,同一转动回路的各个链轮或胶带应在同一转动平面内;检查链条和胶带的张紧度,传动胶带疲劳拉长或有其他损坏的,一律更换;在一般情况下,转动配合的径向间隙≤0.3毫米,摇动配合的径向间隙≤0.2毫米。

5)检查操纵机构。检查离合器、安全离合器、制动装置是否可靠、灵活并根据需要调整。

6)检查液压系统。检查液压油泵、多路阀及管路,内漏严重或封闭垫损坏的应及时排除或更换。

7)检查密封性。检查摘穗台果穗输送槽与输送搅龙结合处、检查剥皮机玉米抛送辊与果穗箱挡板结合处等的密封性。

8)准备好收获机配件和易损件。根据机具的型号、特点及机具的情况,准备常用配件和易损件,并和企业售后服务网点及时取得联系,记下联系地址、电话和联系人。

2.作业中检修

1)要经常检查各管路的密封情况,发现密封不严时必须立即维修。

2)要及时清理增压器和发动机排气管周围的杂物,消除火灾隐患。经常检查液压管路的密封情况,各油管接头、阀接头不得有渗漏。

3)要注意根据抛落的地上的籽粒数量、茎秆的断茎情况检查调整摘穗装置。

4)每班工作结束后,要彻底清理收获机各部位缠草,检查传动链条、传动带的张紧度,按使用说明书进行班次保养,清理空滤器滤芯,对各传动链条、万向联轴节、升运器滑道等部位加注润滑油。

3.安全操作提示

1)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收割机的检修、保养、使用工作。

2)在对收割机进行清理、清洁、检查、维护保养时,发动机必须熄火。

3)在机手离开驾驶室的时候,发动机也必须熄火停机,并取下启动钥匙带走。

4)启动发动机时,必须先鸣喇叭,确认其他人都远离收割机到安全地方后再启动。

5)两个人共同检修保养收割机时,严禁另一人私自转动旋转部件。

6)严禁在田中抽烟,并要防止电气线路接触不良、短路、发动机排气管周边堆集草屑等引发的火灾安全事故。

(十三)玉米茎穗兼收机

以河北英虎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玉米茎穗兼收机为例

1.作业前检修

1)动力系统 检查发动机机油、冷却液、燃油量是否充足,机油油质是否正常;启动发动机,听运转声音是否平稳,有无异响,观察仪表读数是否正常。

2)传动系统 检查皮带、链条的张紧度与磨损情况,过松或磨损严重需及时调整、更换;检查齿轮箱润滑油量与油质,不足或变质时补充、更换。

3工作部件 检查割台、摘穗辊、拨禾轮、箱体、切割刀是否完好,有无变形、断裂;检查秸秆切碎刀轴,确保刀片无磨损、变形,刀轴螺栓紧固,避免粉碎后秸秆长短不均;检查秸秆输送机构,清理喷桶内壁残留杂物,确认管道无堵塞、破损,保证秸秆输送顺畅;检查升运器刮板链条松紧度,检查输送槽内部有无异物堵塞;检查剥皮辊是否完好,有无严重磨损或损坏,间隙是否均匀;检查粮仓、草仓的开合机构,液压驱动部件需伸缩灵活,无卡滞现象;检查粉碎刀片是否完好、紧固,磨损严重的刀片必须更换或修复,以保证粉碎效果。

(4)行走系统 检查轮胎胎压、磨损程度,轮毂螺栓是否紧固;检查刹车、转向系统是否灵敏可靠,操作时无卡滞现象。

(5)电气与液压 检查电瓶桩头是否紧固,有无腐蚀;检查灯光、喇叭是否正常,线路有无破损、老化;检查液压油位,液压管路有无渗漏,油缸伸缩是否顺畅。

2.作业中检修

(1)必须停机检修:作业中发现任何故障,需立即停止机器运转,切断发动机动力,拔掉钥匙,确保机器完全静止后再检修,严禁开机检修。

(2)优先处理紧急问题:若出现皮带断裂、油管渗漏、部件异响等影响安全的故障,先关闭发动机,更换损坏部件或修复渗漏点,确认无问题后再重启作业。

(3)注意监听发动机、变速箱、轴承、链条等部位有无异常敲击、摩擦或轰鸣声,一旦发现立即停车检查;时刻关注仪表盘上的水温、油压、油温、电压等读数,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4)定期检查粮箱中的果穗,看是否有过多籽粒破碎、啃伤或剥皮不净的情况,及时调整摘穗辊间隙、剥皮辊间隙或行驶速度;查看秸秆切碎长度和秸秆粉碎是否均匀,不合格则调整定刀与动刀的间隙及还田机的高度或转速。

(5) 禁止危险操作:检修时禁止将手、脚伸入运转部件的间隙中;禁止在机器倾斜、未支撑稳固的情况下,检查下方部件。

3.安全操作提示

(1)人员防护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紧身工作服、防滑工作鞋,佩戴安全帽;长发需盘入安全帽内,禁止穿宽松衣物、戴手套操作,避免衣物、手套被运转部件卷入。

(2)作业规范 作业前观察田间环境,清理田间的石块、树干等障碍物,标记低洼、陡坡区域,避免机器陷车或倾翻;起步、转弯、倒车时需鸣笛示警,观察周围是否有人员、牲畜,确认安全后再操作,严禁在机器高速行驶时急转弯;作业时禁止超载运行,避免因负荷过大导致发动机熄火或部件损坏;遇到倒伏严重的玉米,需降低作业速度,防止割台堵塞。

(3)特殊场景注意 夜间作业需开启所有灯光,确保视线清晰,避免在光线昏暗区域长时间作业;雨天、泥泞地块作业时,降低行走速度,防止机器打滑;作业后及时清理底盘、轮胎上的泥土,避免部件锈蚀。

(4)人员管理  禁止无关人员靠近作业中的收获机,尤其是机器的工作部件区域;禁止在机器上搭载非操作人员。

(5)避开电缆线  公路行驶前要使机器部件(如喷草桶)处在运输状态,并确保锁定牢固;在运输状态通过低悬的电缆线时,要保证机器最高点与电缆线的规定安全距离,避免挂碰造成电击;严禁机器在运输、工作和停机等状态下与高压电线相碰撞,以免发生触电危险。

(6)防止火灾 禁止在作业和运转时加油,加油时应远离火种,严禁在机器附近和作业现场吸烟,油箱表面的油迹应擦拭干净,避免发生火灾;草屑是易燃物,必须十分注意。发动机、消音器周围、配线部、燃油箱、蓄电池等的周围若堆积草屑容易引起火灾,因此作业前必须检查并清理干净;另外不要把机器停放在草堆、柴垛旁边,以免引起火灾。

(7)不要靠近茎秆粉碎还田机  茎秆粉碎还田机工作时,周围不得站人;在调节或维修茎秆粉碎还田机之前,要切断茎秆粉碎还田机传动并关闭发动机;当必须在茎秆粉碎还田机下方操作时,必须将还田机升起后,将两侧用大的支撑物支撑,确保不会出现意外的下落。

(8)收获机清除堵塞时注意  清理堵塞和杂草秸秆缠绕时,一定要停车,待发动机熄火、零部件停止运转后才能进行,绝对禁止在发动机运转或主离合结合的情况下去拖拽或推送玉米秸秆,以防手、腿或衣服被卷入割台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在发动机和运转部件附件积聚的作物碎屑易引起火灾,要经常检查和清理这些部位的积聚物。在检查和维护前,关闭发动机,接合手刹,并取出钥匙。

(十四)玉米籽粒收获机

1.作业前检修

1)清洗空气滤清器和通气道;清洗机油滤芯和柴油滤芯并更换油底壳机油、液压油、制动液;油箱加足合格柴油;清洗冷却系,加入冷却液(水);检查蓄电池电量并充电。启动发动机,空转10~15分钟,观察有无异常,如有异常需停机检查排除。

2)检查切割器。检查刀片是否完好、牢固,割刀间隙、压刃器间隙是否合理,活动刀片与护刃器中心线是否重合,分杆板是否紧固可靠,不符合作业要求则调整紧固。

3)依次检查收割、输送、脱粒和清洗装置。脱粒部分检查承网(凹版筛)、脱粒齿杆,检查脱粒间隙并调整。

4)检查各转动部件。查看是否转动灵活,同一转动回路的各个链轮或胶带应在同一转动平面内;检查链条和胶带的张紧度,传动胶带疲劳拉长或有其他损坏的,一律更换;在一般情况下,转动配合的径向间隙≤0.3毫米,摇动配合的径向间隙≤0.2毫米。

5)检查螺栓紧固情况。检查滚筒、风扇、割台、筛箱驱动机构等转速高、震动大、负荷重的部件和转速高的链轮、复合胶带轮及轴承的螺栓紧固情况。

6)检查操纵机构。检查离合器、安全离合器、制动装置是否可靠、灵活并根据需要调整。

7)检查液压系统。检查液压油泵、操纵阀及管路,内漏严重或封闭垫损坏的应及时排除或更换。

8)检查密封性。检查割台倾斜喂入室与脱谷滚筒凹板过渡板结合处、滚筒凹板间隙检视孔处、抖动板两侧密封袋与侧壁结合处、清粮筛框两侧密封带与侧壁结合处、搅龙壳与底活门贴合处、复脱器盖与壳贴合处、卸粮搅龙与粮箱结合处等的密封性。

9)准备好收获机配件和易损件。根据机具的型号、特点及机具的情况,准备常用配件和易损件,并和企业售后服务网点及时取得联系,记下联系地址、电话和联系人

2.作业中检修

1)要及时清理增压器和发动机排气管周围的杂物,消除火灾隐患。经常检查液压管路的密封情况,各油管接头、阀接头不得有渗漏。

2)要注意根据抛落的地上的籽粒数量、茎秆的断茎情况检查调整摘穗装置。

3)每班工作结束后,要彻底清理收获机各部位缠草,检查传动链条、传动带的张紧度,按使用说明书进行班次保养,清理空滤器滤芯,对各传动链条、万向联轴节、升运器滑道等部位加注润滑油。

3.安全操作提示

1)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做好收获机的检修、保养、使用工作。

2)在对收获机进行清理、清洁、检查、维护保养时,发动机必须熄火。

3)在机手离开驾驶室的时候,发动机也必须熄火停机,并取下启动钥匙带走。

4)启动发动机时,必须先鸣喇叭,确认其他人都远离收割机到安全地方后再启动。

5)两个人共同检修保养收获机时,严禁另一人私自转动旋转部件。

6)严禁在收割地中抽烟,并要防止电气线路接触不良、短路、发动机排气管周边堆集草屑等引发的火灾。

(十五)打(压)捆机

1.作业前检修

1)检查弹齿离地间隙并调整到50毫米。

2)打捆前机器空运转3~5分钟,观察各运动件是否相互干涉、卡滞、各处联接是否牢固可靠。

3)调整草捆密度。草捆密度和重量的调整要根据农作物秸秆品种、含水率等田间条件灵活掌握。慢慢增加草捆密度,进行多次打捆以调整草捆密度,直到达到所需密度。

4)调整草捆长度。在打结器后方的压捆室顶部装有草捆长度控制器。草捆长度通过可调挡环的安装位置调整,当可调挡环向上移动时,草捆长度随之增加;反之,草捆长度缩短。

2.作业中检修

1)要注意观察草条和地形变化状况,使拖拉机的前进速度和动力输出轴转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当物料堆积时,先切断动力输出轴动力,并关闭发动机,人工清除堵塞物料。

3.安全操作提示

1)在检修保养机器时,必须切断动力输出轴动力,关闭发动机。

2)机器运转时,严禁驾驶员离开座位。

3)酒后、带病或过度疲劳、儿童等无自我保护能力人员严禁操作机具;操作者应谢绝上述人员在机具运转和作业时靠近机具。

4)在地头转弯空行时,必须切断动力输出轴动力。

5)机器上应配置灭火器,作业现场严禁烟火,消除一切火灾隐患。

(十六)固定(移动)式谷物烘干机

1.作业前检修

1)查看电源情况。电源电压需稳定且满足在额定电压±5%范围内并设置二级漏电保护装置;检查电源线有无损伤;电源是否确实接地。移动式谷物烘干机安装完或更换电力系统后第一次使用时,请重新确认接地效果。

2)查看装粮排粮机构及内部干燥循环机构是否堵塞,如堵塞需清理。同时需清理机器内部残余物,清理集尘室内部残余物等。

3)检修传动部件。检查皮带、链条有无损坏,如有应更换;检查皮带松紧度,用手指按皮带中部凹下10~15毫米为宜,不满足应调整;检查传动链条松紧度,用手指按链条中部凹下5~10毫米为宜,不满足应调整;检查提升机输送带是否跑偏,如跑偏则调节提升机下段左右螺杆;查看杓子(畚斗)有无损伤,有损伤或磨损时应更换;检查绞龙叶片是否弯曲、开裂或边缘磨损,(磨损厚度>20%需更换)。检查电动机、风机、提升机等传动部件运转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复或更换。检查各电机、轴承、链条润滑情况,如不足应及时添加润滑油(脂)。

4)检查排风管、排尘风管。检查内部是否有异物,如有需清理干净;是否变形、破损,如有应更换。

5)检查水分仪。清扫水分仪的滚轮和刷子,校准水分仪,如水分仪精度偏差大,应更换。

6)检查控制系统。检查温度传感器、报警装置等部件是否正常有效,如有异常应及时修复或更换;检查控制柜上的控制器、电压表、电流表、指示灯等电器组件是否工作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7)机器周围不应有障碍物或易燃物,作业通路需保持离机器周围1.5米以上。

8)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检查各回转部件的防护罩,热风管道、烟道等发热的部件防护装置及换热器、风机等进风口处的防护网罩是否安装牢固并有效防护,如有异常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9)移动式谷物烘干机应检查设备承重柱是否支撑可靠,轮胎以离地10~20毫米为宜。查看设备自带的水平仪,确定设备是否还存在倾斜并及时调整。检查粮仓升降锁定杆、提升绞龙确保锁定可靠。

2.作业中检修

1)发现烘干机各部件连接处有渗或漏粮(油、气)时,应停机检修,及时更换密封件或修复密封处。

2)高温报警后,仍不见温度下降,应马上切断热源,停机检修以防仓内起火。

3)观察火焰是否稳定(燃烧器型),检查有无异常气味,如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4)关注各电机以及传动部件是否有异响、绞龙运转有无金属摩擦声(叶片刮壁)、传动带带速是否正常、畚斗有无脱落或变形、皮带/链条是否打滑、跳动等,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机检修。

5)卸粮时,若突然出现放粮流量减少应观察放粮三通处是否堵塞,如堵塞应及时停机,以防提升机憋停,造成损坏。

6)经常检查各紧固件是否松动,检查插销是否松动或脱落,如松动或脱落应及时紧固或复位。

7)每使用60日例行检修提升机。检查提升机电机联轴器是否磨损,固定螺栓是否松动;检查畚斗是否磨损,畚斗带松紧度;检查畚斗带是否跑偏或边缘磨损,如有及时更换或紧固。

8)每使用60日例行检修撒粮机。检查撒粮机轴与电机连接的键槽是否磨损,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如有及时更换或紧固。

9)定期清理和润滑。定期检查轴承、链轮、链条等传动部位,根据运行状态及时清理和加注润滑油(脂)。

3.安全操作提示

1)查看是否配备干粉灭火器,灭火器应在有效期内。

2)谷物进机后勿停留过久,应立即送风或干燥。装入谷物量不得大于烘干机最大额定容量,不得超负荷运转。

3)烘干机运转时,严禁操作人员用手接触烘干机各部运转机构;烘干机异常时,应立即停机检修,不可强行运转。烘干作业停止后,不要立即将主电源切掉,请先通风运转5分钟以上,让机台继续送风冷却燃烧室后再停机,否则燃烧室内的未燃瓦斯可能产生异音喷出热气,会造成烧伤的事故发生。

4)移动式谷物烘干机运转时,操作人员不得触摸热风机、燃烧炉附近部位或将热风机拉出,防止发生烧伤或烫伤;严禁使用试料取出器以外物品或手指伸入试料取料口,防止物品或人员卷入造成机械故障或伤害。

5)操作人员检修时,应两人以上作业,需有人监护,戴好安全帽,登高时应系好安全带。

6)除进行点检或维修时,控制箱门要确保在关闭的状态,防止灰尘及异物进入控制箱内部,导致控制箱内部故障、短路或火灾。

7)禁止在烘干机运转中补充燃油;补充燃油时,严禁烟火。

(十七)小麦(免耕)播种机

1.作业前检修

1)紧固与注油。机具使用前应检查各紧固部位是否紧固牢固,各传动部位是否转动灵活。在万向节十字架、刀轴轴承座、镇压轮轴承座处加注黄油,在齿轮箱内加注齿轮油,加到伞齿轮中间偏下位置为止,在链传动和其他转动部位加注润滑油。

2)排肥器的调整。使用颗粒状化肥,施肥量不宜太大,否则可能产生烧苗现象。先粗调:转动排肥量调节手轮,直到播量指示到达预定位置。再精调:把镇压轮悬空,转动镇压轮,排肥器全部有肥料排出后,按正常行驶速度和方向,匀速转动镇压轮,接取各排肥管排出的肥料,称各排肥管排出的肥料重量和排肥总重量,计算每行的平均行排肥量和亩播量。

3)排种器的调整。播种小麦等大颗粒作物时,首先打开排种口与种子相适宜的抽板,然后再进行播种量调节。一是有级变速箱播量调节办法,通过调整变速箱档位实现对播种量的调整。二是无级变速箱播量调节办法,逆时针转动手轮播量增加,顺时针转动手轮播量减小,所需播量必须要由小到大调节到所需位置。

4)镇压轮的限位调整。镇压轮两侧摇臂被扇形板限位销固定,作业时必须将限位销放在扇形板上适当的孔位。

5)机具左右水平的调整。升起机具,使旋转刀和开沟器离开地面,查看旋转刀的刀尖、开沟器、机具是否水平一致,不一致时,调整拖拉机后悬挂斜拉杆。

6)旋转间隙的检查。作业前应检查并确保旋转刀与开沟器之间的旋转间隙≥1cm。保证作业中旋转刀与开沟器不发生碰撞。

2.作业中检修

1)机具前后水平的调整。作业中机具前后应处于同一水平面,此时万向节与机具水平面的夹角应在±10°的范围内,否则应调整拖拉机的上拉杆。

2)播种施肥深度的调整。一是改变拖拉机后悬挂上拉杆的长度和两组镇压轮两侧摇臂上限位销的位置,可同步改变播种和施肥深度,同时耕深也同步改变。二是改变种、肥开沟器的安装高度,可调整播种和施肥深度,但种肥深度相对位置不变。

3)镇压器的调整。根据农艺要求,同时改变镇压轮两侧摇臂上限位销的位置,实现镇压力的调整,限位销越向下移,镇压力越大。

4)作业中要经常清理种、肥开沟器缠绕的秸秆、粘土,检查排肥管、排种管有无堵塞,开沟器有无变形等,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3.安全操作提示

1)在地头转弯与倒车时必须提升机具。

2)机具作业时,播种机上严禁站人。

3)机具维修时需要维修人员进入提升机具下部时,应有可靠的硬支撑,避免液压机构失效,砸伤维修人员。

4)机具作业时,严禁靠近动力输出轴等旋转件,避免绞缠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