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无障碍版 登录
最新公示:
首页 > 县区信息 >

滦南县以点带面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实现“变废为宝”

发布时间: 2025-08-28 10:28:56

按照唐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高质量推进秸秆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和基料化多层次合理利用的要求,滦南县以全面提升秸秆综合利用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点带面,探索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路径,实现“变废为宝”。滦南县姚王庄镇通过构建完善的资源化利用体系,着力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突出的废弃物处置难题,成功实现废弃草帘、辣椒秧从“生态包袱”到“绿色财富”的转变,为全县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明确问题导向。姚王庄镇为我县“蔬菜之乡”,大棚产业规模突出,现有蔬菜大棚1.2万余个,年产各类蔬菜近40万吨,蔬菜产业是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但伴随产业规模扩大,农业废弃物处置问题日益凸显,全镇每年产生废弃草帘超5万片、下架辣椒秧达1500余吨。此前,部分村民存在随意堆放、丢弃甚至焚烧废弃物的行为,既影响交通通行、造成河道堵塞,又污染空气环境、存在火灾隐患,成为群众反映集中的民生问题,也制约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探索处理模式。为有效破解农业废弃物处置难题,姚王庄镇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纳入镇级重点民生工程,建立大棚草帘及下架辣椒秧处理工作队,积极探索科学处理模式。一方面,主动组织村干部赴山东、乐亭等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借鉴成熟经验与技术;另一方面,积极邀请农业领域专家开展专题研讨,结合本地产业实际优化处置方案。最终构建“镇+村+回收区+回收厂”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明确各层级职责,确保处置工作闭环推进。

实现循环利用。姚王庄镇依据蔬菜种植区域,科学布局4个集中收集点,全面覆盖主要种植片区,方便村民就近投放;同时,协助对接专业回收企业与运输队伍,建立“收集-转运-处理”闭环流程,将废弃草帘、辣椒秧统一转运至合作回收厂,通过粉碎、发酵等专业技术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和生物质燃料。截至目前,累计处理大棚草帘9万多片、下架辣椒秧1500多吨,环境卫生问题得到改善、露天焚烧现象减少90%以上,使农业废弃物从制约发展的大难题一跃变成了废物再利用的新原料,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助力了绿色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