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8日,唐山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市局农业抗灾救灾领导小组于18日21时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暴雨)Ⅱ级应急响应,为全力做好本次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有效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根据在田特色作物农情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气象分析
受冷空气和外围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唐山大部分县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平均降水量为112.6毫米,最大降水量272.4毫米,最大小时雨强88.4毫米/小时。本次强降雨呈现覆盖范围广、落区重叠度高、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极端性强等特点,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易造成渍涝、土壤肥力流失和病虫害的发生。
二、特色农作物生产管理技术建议
(一)露地蔬菜
1、及时排除积水,中耕松土。对受灾较轻地块尽快疏通排水沟渠、排除积水,并清除田间过水淤积的泥沙,待菜田土壤稍干后及时中耕松土,改善土壤物理性质,防止板结,提高透气、渗水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尽快恢复生长。
2、重灾地块及早补种改种。对受灾较重,秧苗部分或全部淹毁的菜地,及时进行抢收并补种其它蔬菜,可根据各地气候特点直播速生叶菜类蔬菜,如小白菜、油菜、生菜等。
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绑扶倒伏的蔬菜植株,清除残枝病果,清理粘附在茎叶上的泥沙,并适时培土拥根,增强抗倒力。及时追肥,一般每亩追施速效肥料5-10公斤,叶菜类蔬菜以氮肥为主,薄肥勤施;瓜类、茄果类、豆类蔬菜应氮、磷、钾肥配合使用。0.3%-0.5%磷酸二氢钾和0.3%的尿素混合溶液等喷施作物叶面,隔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以提高产量,防止植株早衰或减少畸形果发生。
4、加强病虫草害防治。一是可喷洒1-2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二是要保持菜园清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病株。
(二)设施蔬菜
1、排除棚室内积水,进行土壤消毒。受灾棚室应迅速排除积水,并用50%多菌灵、40%福尔马林等药液进行土壤消毒,防止土传病害发生。
2、及时育苗补种。对受灾较重,秧苗被淹毁的棚室,及时进行补种或补栽。对受损较轻的秧苗及时喷施杀菌剂和叶面肥,同时冲施生根类肥料,促使蔬菜尽快恢复长势。
3、尽快修复受损棚室。对被雨水冲刷受损的温室墙体进行培土,加固并覆盖薄膜或无纺布,避免二次冲刷。对棚室内受损的立柱和温室后坡等重点部位及时更换和加固。
4、加强栽培管理,预防病虫害发生。加强棚室温湿度控制,加大通风,降低棚室湿度,减轻病害发生;抢晴好天气迅速喷洒1-2次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防止病菌从伤口侵入。
(三)棉花
1、抢排棉田积水,及时松土壅根。积水棉田尽快排净积水,倒伏棉田及早扶正棉株,根部培土防止再次倒伏;排水一周后,及时松土壅根,增加通透性,促进棉花根系恢复生长。
2、科学追肥,满足灾后生长。叶面喷施2%尿素、磷酸二氢钾、多元微肥、生化调节剂等,3天一次连续3-4次,提高棉株生理活性,促进恢复生长。及时根部追肥,亩施尿素5-8公斤。
3、适当推迟打顶时间。受淹棉株大部分花蕾脱落,生长高峰相对推迟,为增加棉花顶部果枝果节量,提高秋桃成铃率,打顶时间要比常年适当推迟4-6天。
4、加强病虫害防治。注意伏蚜和盲蝽等害虫防治,盲蝽可喷施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50毫升/亩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克/亩;蚜虫可选50克/升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10-15毫升/亩、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5-8克/亩或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8-10克/亩进行喷雾。黄萎病可喷施枯草芽孢杆菌、乙蒜素等进行预防。
(四)果树
1、紧急修整果园及周边排水系统,排涝清淤。对水淹较轻的果园及时疏通渠道,排除果园积水,并将树盘周围1米内的淤泥清理出园;水淹严重果园,除进行以上排涝措施外,要及时修剪,去叶去果减少蒸腾量,并清除落叶落果。
2、扶正植株,合理修剪,控制旺长。优化改良树体结构和果园群体结构,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和生态环境。
3、中耕松土,晾晒树根。及时中耕松土1-2次,将树干周围根颈和粗根部分的土壤扒开进行晾晒树根,待3个晴好天气后再覆土。对因涝而烂根较重的果树,应清除已溃烂的树根。对树干和树枝用1:10的石灰水刷白,并用稻草或麦秸包扎,以免太阳暴晒造成树皮开裂。
4、加强追肥,补充营养。喷施以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为主的叶面肥;并根部追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
5、加强病虫害防治。雨后高温高湿易引发苹果早期落叶病、枝干轮纹病等病害,同时雨涝影响根系对钙铁锌等矿质元素的吸收,易引起苹果黄叶病、苦痘病等的发生。应增强树势,减少病源,及时进行药剂防治。
主办单位:唐山市农业农村局
ICP备案:冀ICP备13009492号-1 网站标识码:1302000082